大部分人对红花檵木的印象一般是三个字:矮、肥、圆。当然这三个字不是在说本人,虽然我也对它这个印象。
其实这印象也没差,红花檵木实在是被长江中下游以及以南地区的城市用成了烂大街的园林绿化植物,而且为了符合人们共同营造美好城市这一理念,大街上的红花檵木几乎都会被剃个平头,或者往圆乎了剪,只要它一冒头就会很快被修理一番,园林维护工人去少林没学会华山剑法,只学会了三板斧技能,矮一点,圆一点,肥一点,一切从简。
不过这不能昧着良心责怪维护人员,在城市就得遵守城市规则,其他植物也大多这个命运,红花檵木也不能特殊对待不是。
好吧,说回它,红花檵木是由已故的林学家叶培忠教授于1938年春在湖南长沙天心公园发现并命名的,属于檵木的变种,两者在其他形态上没有太大差别,只是花色不同。不过檵木则多生于野外,春天时开白色花,所以若是彼时在山里看见一树穗状雪白色花树,就有可能是它。值得一说的是,虽然一般都叫它白花檵木,但这只是平常为了和红花檵木做对照的叫法,植物志的名字是檵木,白花这次真是只是个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