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浙江桂花苗//金华桂花苗//浙江优质桂花苗基地

    发布时间:2024-08-07

    浙江桂花苗//金华桂花苗//浙江优质桂花苗基地--

    桂花(英文Sweet Olive),木犀科木犀属,又名“岩桂”、“木犀”,俗称桂花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温带树种。叶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树叶叶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花簇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黄、橙红等色。中国有包括信阳市、衢州市、汉中市在内的20多个城市以桂花为市花或市树。桂花以其淡然贞定品格为世器许。《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桂花》:“瑶树静当严序来,千花杀后有花开。清贞更造清芬境,大地萧条赖挽回。” 相关剧本、歌曲有《八月桂花遍地开》等。

    桂花的花簇生于叶腋,每节有1~2个花序,有些栽培品种能长出4~8个花序,每个花序有小花3-9朵,花梗纤细。花萼4齿裂,花冠裂片4枚,呈镊合状排列,质厚,花色因品种而不同。桂花为完全花,雌蕊柱头2裂,子房2室,每室有2个胚珠。雄蕊2枚,着生在花冠筒的近顶部,花丝极短。但桂花的许多栽培品种,由于花器发育不健全,雄蕊缩小,雌蕊退化,子房萎缩,因而通常不能结实

    栽培历史


    我国桂花栽培历史悠久。文献中**早提到桂花是旧战国时期(前475~前221)的《山海经·南山经》,谓“招摇之山多桂”。屈原(前340~前278)《楚辞·九歌》也载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已成为名贵花木与上等贡品。在汉初引种于帝王宫钳苑,获得成功。唐、宋以来,桂花栽培开始盛行。唐代文人植桂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唐宋以后,桂花在庭院栽培观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元代倪瓒的《桂花》诗中有“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的诗句,表明了窗前植桂的情况。桂花的民间栽培始于宋代,昌盛于明初。我国历史上的五大桂花产区均在此间形成。
    我国桂花于1771年经广州、**传入英国,此后在英国迅速发展。现今欧美许多国家以及东南亚各国均有栽培,以地中海沿岸国家生长为**。 


    药材简介


    木犀科。常绿乔木,高3~15m,枝灰色。叶对生,革质,长椭圆形,长6~12cm,宽2~4.5cm,全缘。花簇生于叶腋,花淡黄白色,4裂。核果椭圆形,熟时紫黑色。花芳香,提取芳香油,制桂花浸膏,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可制糕点、糖果,并可酿酒。亦是观赏植物。桂花味辛,可入药。
    【来源】木犀科木犀属植物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以花、果实及根入药。秋季采花;春季采果;四季采根,分别晒干。
    【相关药材】绿背桂花马桂花 山桂花桂花露 桂花子。
    【性味归经】
    花:辛,温。
    果:辛、甘,温。
    根:甘、微涩,平。
    【功能主治】
    花: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
    果: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虚寒胃痛。
    根:祛风湿,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
    【用法用量】花5~20克。果10~20克。根100~150克。
    【备注】(1)另有两种变种金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Lour. var. aurantiacus Makino与淡黄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Lour. var. thunbergii Makino,均同等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分享:

    【扫码关注我们】

    Top